标题:明尼阿波利斯MIA展出千年柬埔寨冥想佛像——Reclining Vishnu的重聚
导语:近日,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(MIA)将一件失传多世纪的柬埔寨青铜雕塑——Reclining Vishnu重新组装并展出,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的关注。
核心新闻: 该雕塑长约七英尺,约一千年前(11 世纪)在柬埔寨古老的吴哥帝国中铸造,最初安置在一座巨型水库中心的寺庙中。数百年后,雕像被拆解、埋藏,几乎被遗忘,直到 1936 年在法属柬埔寨时期由法国考古学家发掘。
自 2018 年起,柬埔寨和法国的专家团队利用前沿技术——包括 3D 扫描、数字重建和精细金属检测——将散落多年的碎片重新拼合。通过这项工作,学者们确认雕像实际上是俯卧姿态,而非当初人们误以为的坐姿。雕像的上半身相对完整,眼神平静,呈现出印度教神祇毗湿奴的安详形象,四只手中两只已缺失,但肩膀与躯干仍能显示其整体结构。
该作品已先后在华盛顿特区的美国亚洲艺术博物馆、旧金山的亚洲艺术博物馆以及巴黎的 Guimet 博物馆展出。MIA 的展览《Royal Bronzes: Cambodian Art of the Divine》将持续至 2026 年 1 月 18 日,展示200件涵盖两千年历史的神圣青铜艺术品。
背景解读: 吴哥帝国(公元 9–15 世纪)是柬埔寨历史上最辉煌的王朝之一,青铜铸造技术在此得到大力发展,尤其是失蜡铸造法,产生了大量精美的佛像与神祇雕塑。柬埔寨在殖民、内战和红色高棉政权期间遭受严重破坏,许多文物被掠夺或毁坏。该雕塑的恢复工作正是柬埔寨致力于重建国家文化遗产、对抗文化抢劫的具体体现。
本地化影响: 对明尼苏达州的东南亚移民社群而言,MIA 展出的 Reclining Vishnu 代表着对祖辈文化记忆的重新连接,也是学习与传承民族传统的宝贵机会。当地学校可以将此展览纳入跨学科课程,帮助学生了解柬埔寨历史、金属工艺与艺术审美。此外,该展览提升了明尼阿波利斯在国际文化旅游市场的吸引力,可能带来更多文化交流与经济收益。
综上所述,MIA 通过这次重聚活动,不仅向公众展示了柬埔寨悠久的青铜工艺,也促进了跨文化理解与社区凝聚力。
bronze(青铜)—一种铜合金,用于铸造雕塑 reclining(俯卧的)—形容物体以躺姿排列 conservation(保护)—对文物的保存与修复工作 archeometallurgy(考古冶金学)—研究古代金属技术与材料的学科 patronized(受到赞助)—受到赞助或支持 lost‑wax casting(失蜡铸造法)—古老的金属铸造工艺 cultural heritage(文化遗产)—一国或地区历史与文化的遗存 artifact(文物)—具有历史价值的物品 restoration(修复)—恢复原状的过程 colloque(研讨会)—学术讨论会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