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尼阿波利斯市政府正评估是否关闭芝加哥大道(Chicago Avenue)一段路段,该路段位于乔治·弗洛伊德广场附近。该地区自2020年乔治·弗洛伊德之死后成为集会、纪念和商业活动的核心地点。市长办公室和交通规划局表示,关闭部分路段可以改善车辆通行效率,提升行人安全,并为公共空间提供更多维护资源,但当地居民、商家和街区组织对此提出强烈反对,担忧商业流量下降和社区氛围被削弱。
核心新闻:根据《星报》2024年7月5日报道,市议会于本周三召开公开听证会,讨论关闭芝加哥大道北段的提案。提案建议将该路段改为“行人优先”区域,设立临时停车禁令,并在乔治·弗洛伊德广场北侧增设步行道和绿化带。议员们引用城市交通研究显示,改造后可将车速平均从45英里/小时降低至25英里/小时,行人事故率下降30%。然而,商家协会指出,已有近30家零售、餐饮与服务企业表示担忧,担心客流量下降导致营业额受损。
背景解读:乔治·弗洛伊德广场已成为全美乃至全球黑人运动的重要象征之一。自2020年3月起,该地点举办了数以千计的示威活动、纪念仪式和社区论坛。与此同时,明尼阿波利斯市政府也在推动城市更新项目,试图在保持纪念意义的同时,提升区域商业活力。芝加哥大道的关闭讨论,正是这两大目标冲突的具体体现。根据城市规划局的数据,2023年该街区人流量超过200万次,商家平均日收入约为$12,000。若关闭路段,部分商家预计收入下降15-20%,但市政府认为整体社区安全和交通状况将得到提升。
本地化影响:对于移民社区而言,芝加哥大道的改造可能意味着更安全的步行环境,特别是对外语能力有限、依赖步行上下班的工人。改为行人优先后,交通事故率下降,有利于减少意外伤害的风险;但同时,部分低收入移民家庭可能面临更远的购物距离,影响日常生活便利度。政府计划在改造过程中设立“社区咨询委员会”,确保移民社区的声音被纳入决策,提供语言支持和临时交通补贴,以缓解潜在的不利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