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北星通勤列车将于1月初停运后,明尼苏达州Sherburne县宣布启动为期两年的公交试点项目,旨在用巴士替代北星线,连接北部郊区Big Lake和Elk River与明尼阿波利斯市中心。项目由州交通部(MnDOT)和大都会理事会(Metropolitan Council)共同合作,州交通部将承担运营成本的一半。公交线路将从1月5日起每日运营六趟,与现有列车时刻相仿。县政府预计两年成本约50万美元,主要由当地销售税支撑;票价比北星列车更为亲民,或可部分抵消支出。县委员将每月监测客流量,年底评估项目可行性。
背景解读:北星线自2009年投入运营后,原本预期可延伸至St. Cloud,但因成本与客流不符被缩短。COVID-19疫情导致办公地点迁移,客流锐减。大都会理事会于8月投票决定停运,以避免高额补贴与低客流不匹配。此举凸显公共交通与税收负担平衡的挑战。
本地化影响:对Sherburne县居民而言,公交试点提供了更低价的通勤方式,尤其是对工薪族和移民社区。若试点成功,将在未来为本县提供可持续的公共交通解决方案,减轻汽车排放与道路拥堵;若失败,则可为州与地方提供经验教训,避免进一步高昂的补贴。整体而言,此举将直接影响当地经济、就业与环境质量,值得移民居民关注。
pilot(试点) – 在实验或测试阶段开展的项目; commuter(通勤) – 日常往返工作地点的人员; subsidy(补贴) – 政府对某项目或企业的资金支持; metropolitan council(大都会理事会) – 负责管理大都会地区公共事务的机构; ridership(客流) – 乘客数量或使用率; operating cost(运营成本) – 日常运营所需的费用; infrastructure(基础设施) – 支撑公共服务的物理设施; jurisdiction(管辖区) – 法律或行政权力覆盖的区域; viability(可行性) – 项目在技术、经济等方面能否实现; fare(票价) – 乘车或使用服务的费用。